最新动态
News

叙情谊、谈合作、谋未来 央企与湖北心相印手相连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周三春 通讯员 张奕 李小龙
 
患难时刻见真情,今朝携手促共赢。
 
3月26日,“中央企业支持湖北高质量发展 共同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座谈会”在汉举行,34家央企的主要负责人来到湖北,共叙抗疫时期与湖北的深厚情谊,齐绘未来湖北高质量发展蓝图。
 
一句句温暖心怀的话语,一个个精心谋划的项目,一项项诚意十足的支持举措……央企为荆楚大地启动新引擎加油助力。
 
同心抗疫结过命交情
 
去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,央企不计成本、不讲条件,全力支持湖北抗疫。多家央企为湖北做出的努力使人动容。
 
中国医药集团充分利用全国商业网络“点强网通”优势,总计向湖北地区配送2000万套防护服,各类手套、口罩等3亿多件。国药医疗在湖北地区的4000多名医护人员始终战斗在一线,占在鄂央企医务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二。去年和今年,国药集团还先后两次向武汉捐赠了40万支新冠肺炎灭活疫苗。
 
“困与难同赴,血与汗共流。可以说,国药集团与湖北结下了过命的交情。”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说。
 
三峡集团疫情期间向湖北捐款1.7亿元,捐赠从海外紧急采购的高等级医用防护物资,还承担疫情期间湖北省三分之一的用电、用气、用热等能源保供工作。
 
“雷神山医院建设时,我们的员工即便是手提肩扛,也要保障工地柴油供应。”中国海洋石油集团董事长汪东进说起这事依然很感动,对英雄的湖北人民产生了由衷的敬意。后来,中海油购买湖北特色农产品近800万元,专场招聘湖北籍和湖北高校毕业生227人。会上,汪东进透露,还要继续支持湖北的高端产品,中海油委托中国船舶所属武昌船舶重工集团建造的8艘LNG动力守护供应船,预计今年开始陆续交付投产。
 
有的放矢助湖北腾飞
 
座谈会上,央企负责人谈了很多在湖北的规划,其中不少切合实际,急湖北之所急,想湖北之所想。
 
湖北能源需求旺盛,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愿望强烈,能源类央企积极行动。三峡集团就正在高标准、高质量推进湖北省内重大能源工程建设。旗下湖北能源集团已发展成为立足省内、辐射全国、走出国门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,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。去年以来,江坪河水电站、荆州煤港一期等重大能源工程相继建成投产。
 
湖北是农业大省,央企帮助湖北巩固优势。“我们将在湖北广泛布局现代农业服务平台,全面推动湖北现代农业产业升级,打造乡村振兴湖北样板。”中国中化集团、中国化工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宁高宁说。湖北农业更要强起来,中化集团旗下的中国种子生命科学科技中心将深耕武汉,集成全球生物技术、信息技术和常规育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,全面打造领先的现代种业企业自主创新基地,争做破解种业“卡脖子”难题的领头羊。
 
湖北拥有全国最长的长江岸线,央企纷纷出手,共担长江大保护的重任。三峡集团累计在湖北落地长江大保护项目42个,总投资超514亿元,覆盖湖北省17个市州。
 
“中国节能已在湖北省设立了16家子公司,与咸宁、武汉、黄石、荆州、随州、鄂州等多个市州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开展实施各类节能环保项目30个,项目总投资超过80亿元。”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宋鑫说。中国节能将围绕区域能源供应、固废处理、清洁能源建设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,力争2020至2025年实现投资300亿元,把最优质的资源和经验注入湖北。
 
当好“店小二”回报盛情
 
央企竭诚帮助湖北,湖北何以为报?唯有发扬“店小二”精神,为中央企业在鄂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
 
以“有呼必应、无事不扰”的“店小二”精神,确保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。我省专门成立“湖北省对接央企合作项目落地领导小组”,成员包括省政府国资委、省发改委、省经信厅等 16 个省直部门。
 
各市州积极赴央企总部及在鄂央企拜访洽谈、对接合作,围绕生物医药、节能环保、新能源、现代农业、城市开发、仓储物流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,推出了一批有针对性的合作项目。
 
一批批新的合作成果正不断涌现。中国电子与湖北对接合作项目10个,预计总投资约171亿元,中国电子华中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已开工,总投资约50亿元;中建集团与湖北省新签约投资类项目9个,投资总额621.3亿元,新开工施工类项目140余个,合同额超700亿元;华润集团与湖北省达成合作意向项目31个,已开工项目14个,完成投资额190亿元;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建成新冠灭活疫苗生物安全车间,上个月首批“武汉产”新冠疫苗正式上市。
 
春暖花开。央企与湖北心相印手相连,各项政策措施早落地、早见效、早受益,成果可期。